手机摄像头的发展让普通人都可以参与摄影了。手机的普及让摄影的门槛降低了不少。我们随手都可以拿出手机,打开手机摄像头拍摄出一张图片记录我们的生活。拍出的图像我们喜欢就好,因为上面寄托了我们的某种情怀,如果有可能,我们也希望我们拍出的图像质量很好,能够展示在朋友圈从而获得他人的赞赏,可是生活中如何评价一张图片的好坏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图像清晰度。我们不是专业摄影师,没专业的设备,所以最重要最直观的评价一张图片的好坏就是查看图像的清晰度,图像的清晰度好就认为这是一张图像质量不错的照片。如果图像清晰度较差,那么其他的因素再好也是枉然。我们拍摄图像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为了对当前场景做出的留念,清晰度不够是不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摄像头拍出的图像清晰度能满足我们日常的生活需求,但对于条件要求较高的产品图片来说,还是使用专业装备拍摄吧,手机摄像头只能望其项背了。
2、图像中的人物、景观表现。我们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图像,大部分是拍摄人物,记录我们的日常生活,所拍摄的图像人物是否满足拍摄者的心理期望,或者满足拍摄者所想要表达的一种特殊内容。满足的话图像就会保留,否则将会被丢弃,例如人物拍摄的不是很美(变相的将人物拍丑了),人物表现上整体看上去很尴尬等等。景观的表现要求可能稍微低一点。拍摄景观可能只是为了表达拍摄者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对拍摄图像的好坏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能过的去即可。
3、图像没有被干扰。人物的干扰和动物、物体的干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群居的,所以在拍摄图片时有大概率的将他人拍摄进入图片,如同其他被拍摄者没有太过分的镜头,也就是说没有抢镜,那么这张图片会被我们保留。动物和物品的干扰。有时候我们在拍摄的时候都是随手拍摄图像,不会去刻意的整理某种隐私物品,如果图像发布后被他人解读出拍摄者的一些隐私信息,拍摄者也会认为这不是一张好图片,会撤回删除。不过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有可能拍摄出有意外惊喜的图片,往往比摆拍效果更好、意境也更好,只不过这种概率比较低。

被抢镜的搞笑镜头
4、图像没有抖动。当我们查看我们拍摄的图像时,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因为在拍摄时手机镜头意外的晃动,导致照片“糊了”,此时这张照片就算满足以上要求,我们仍有可能将其删除,不过也会有一部分人会将其保留。对于因为镜头的抖动造成的图像模糊,解决方法有:有的手机摄像头有“防抖”功能,开启后使用会减小这种事情的发生;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开启手机摄像头的专业模式,将曝光时间尽量的减小;如果不会使用的话,智能尽可能的保持手机在拍摄1-2秒内不要晃动太大了。
5、图像画面亮度。图像画面亮度太亮或者是太暗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调整的,但如果不会PS或者相关的修图软件,那么就删除重拍了。所以图像画面亮度是影响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
当然,以上是小编个人在生活中,根据拍摄图像评价图像好坏的标准,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个人认为以上五点因素的影响力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的,也就是说只要上一个因素通过了,只要正在查看的因素影响不大,我们仍会这这种图像质量给出较好的评价,仍会保留这张图片。反之,只要前一个因素影响较大,后面的因素就算表现再好,我们也会将其丢弃。这就是我认为常人在生活中用手机拍摄图像时,生活中如何评价一张图片的好坏的过程。如果你有其他见解也可以表达出来。